Search

非典型義大利糰子 Ricotta Gnocchi with Beets

義大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非典型義大利糰子 Ricotta Gnocchi with Beets

義大利糰子 Gnocci(義大利語"gnocchi" 發音為 Ny-ee-a- kee)是一種義大利傳統食物。通常由馬鈴薯及麵粉製成。叫它為糰子非常貼切,因為它很接近台灣地瓜圓和湯圓的綜合體。比地瓜圓軟,但是又不像湯圓那個軟度。

我和不同的義大利廚師學過不同版本的 Gnocchi,在 Lake Como 的廚師把馬鈴薯埋在鹽堆裡烤熟後,再把馬鈴薯去皮加入適量麵粉,成型是用手掌搓成條狀。CT 的義大利廚師,在 Nepales 的海島長大,他做的版本是馬鈴薯帶皮煮熟,趁熱時去皮,用 potato ricer 壓成細長條,熱呼呼混入麵粉,大約成型後在叉子上滾一下,這樣做出來的 gnocchi 會吸入更多醬汁。

做 gnocchi 的時候,時間很重要,馬鈴薯冷了就不行。所以一家人圍在大桌前同力合作。在 Lake Como 時,我站在廚師朋友的阿嬤邊邊,她是西西里島長大的,所以先生死了之後就只穿黑衣服,個子很小。阿嬤不會講英文,她做一次,我用眼睛學,試著用手掌輕輕成型,不能太用力,做出來是一邊肥肥另一邊有個尖尖頭。做了大約三十分鐘後終於摸到那個力道,黑衣阿嬤跟我朋友說: 她還算有天份。(拭汗)

這次學的版本完全沒用到馬鈴薯,而是大量的 Ricotta 起司混入蛋和帕碼起司,只有少量麵粉的高蛋白版本,搓成正圓型,哎啊,這個我小時候搓湯圓有練習到,很順手。但是用的材料,口感和味道把我對這個糰子的印象完全打翻了。

唯一相同的是,最精典的 gnocchi 「醬汁」,就只是把大量奶油加入新鮮鼠尾草葉用小鍋燒熱,上盤後再加點現刨的帕碼起司,義大利人喜歡吃簡單,吃原味的精神表現無遺。

加入甜菜根的粉紅色,沒說一定以為是一盤湯圓吧?

Ricotta 起司 1lb
蛋一顆 (室溫)
帕碼乾酪 1 杯 (磨碎)
少量現磨 肉豆蔻 nutmeg
煮熟甜菜根 (刨成絲)
麵粉 3/4- 1 杯

全部材料混成麵團。
混成團後,很接近做司康的沾手麵團,可以增加麵粉量,成品就比較像麵團Q感。
用小湯匙取出適量大小,做成像湯圓的大小。盤子裡放麵粉,防上沾黏在一起。(不要做大大顆,水煮後會大約長大 30%。)

燒一大鍋水,水滾後加一大匙鹽,把 gnocchi 下鍋。煮熟的 gnocchi 會浮在水面上。

醬汁

鼠尾草奶油醬是精典。奶油加入鼠尾草,小火煮到有香味就可以了。青醬其實不錯。白醬或是義式紅醬也可以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煮婦主力還是食物文為主,偶爾上個甜點也不過份,畢竟沒有甜點的人生也太苦悶。 煮菜喝酒的人,如果不在廚房上煮點什麼異國料理,喝上不同國家的酒,好像就少了點什麼。旅行時也得找個廚房,逛市場買菜買酒時最開心。 旅居在美國的台灣煮婦,對食物有著莫名的執著。隨著季節變換菜色,餐桌上常見法、義、台菜混合版。偶爾上點美國家常菜、英國、德國、印度、日本菜
旅居在美國的台灣煮婦,對食物有著莫名的執著。隨著季節變換菜色,餐桌上常見法、義、台菜混合版。偶爾上點美國家常菜、英國、德國、印度、日本菜。
View all posts